Q1. 您的年級?(單選題)
Q2. 您的年齡段?(單選題)
Q3. 您的姓名:(填空題)
Q4. 2.選出選項中字詞表達意思相同的一項(單選題)
A.詞:王之渙的《涼州詞》與李清照《漱玉詞)
B.樂府: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與蘇軾的《東坡樂府》
C.行:白居易的《琵琶行》與《錢塘湖春行》
D.歌:劉邦的《大風歌》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Q5. 3.對詩詞運用的修辭格判斷不正確的是(單選題)
A.古來萬事東流水(比喻)
B.主人下馬客在船(互文)
C.終歲不聞絲竹聲(借代)
D.鐵騎突出刀槍鳴(夸張)
Q6. 4.下列各句都寫到“淚”,從情緒和心境的角度來看不同類的是(單選題)
A.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B.劍外忽聞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C.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D.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Q7. 5.選出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單選題)
A.“勢拔五岳掩赤誠”中的“五岳”是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B.《夢游天姥吟留別》選自《李太白全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選自《杜少陵集詳注》,《琵琶行》選自《白氏長慶集》。
C.“司馬淚痕多”的典故出自“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其中的“青”是唐代官職低的服色。
D.“夢啼妝淚紅闌干”一句意為“夢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臉上流滿了紅色的(淚痕)妝”,這里指臉上的脂粉闌干,淚都流干了。
Q8. 6.“歌行體”的主要特點是什么?選出正確的一組 ①篇幅較長 ? ? ? ? ? ? ? ? ? ? ? ?②篇幅較短 ? ③其音節(jié),格律有嚴格規(guī)定 ?④句法往往長短參差,富于變化 ⑤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 ?⑥講究對仗,聲調(diào)韻律(單選題)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Q9. 7.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個名句,它們在詩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為 ①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④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⑤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單選題)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③⑤④
Q10. 8.從修辭角度分析以下各句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單選題)
A.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B.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C.四弦一聲如裂帛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E.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Q11. 9.《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灘。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边@里寫的樂曲旋律的變化是(單選題)
A.由舒徐流暢—逐漸沉咽—間歇停頓—激越雄壯
B.由激越雄壯—逐漸沉咽—間歇停頓—舒徐流暢
C.由舒徐流暢—間歇停頓—逐漸沉咽—激越雄壯
D.由激越雄壯—舒徐流暢—間歇停頓—逐漸沉咽
Q12. 10.選出對加點詞依次解釋正確的一項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左遷? ? (2)長句? ? ? (3)言? ? ? (4)行(單選題)
A.升官 ?長詩 ? 字 ?樂曲,歌唱的遍數(shù)
B.貶官 ?七言詩 ?字 ?古詩的一種
C.升官 ?長詩 ? 句 ?古詩的一種
C.貶官 ?詞 ? 句 ?樂曲,歌唱的遍數(shù)
Q13. 12.聯(lián)系全詩,選出對“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分析不對的一項(單選題)
A.與開頭一段寫到的“夜”、“船”、“月”相呼應(yīng)。
B.襯托琵琶女技藝高超,烘托悲涼的氛圍。
C.在寫彈琵琶與琵琶女自述之間宕開一筆寫環(huán)境,使行文有波瀾,又層次分明。
D.用夜靜和月色慘淡烘托琵琶女的身世和演技,給讀者留下了涵詠回味的廣闊空間。
Q14.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組是()(單選題)
A.倡女(chāng) 憔悴(jiāo) 六幺(yāo)
B.錚錚(zhēng) 賈人(jiǎ) 荻花(dí)
C.嘈雜(cáo) 蝦?。╤á) 鈿頭(diàn)
D.浸水(qìn) 嘔?。▂ā) 嘲哳(zh?。?/p>
Q15. 下列詞語中的讀音,正確的一組是( ) *(單選題)
A.轉(zhuǎn)徙(xǐ) 憔(jiāo)悴 六幺(yāo)
B.錚(zhēng)錚然 賈(jiǎ)人 荻(dí)花
C.蝦(há)蟆陵 嘈(cáo)雜 鈿(diàn)頭
D.遷謫(dí) 嘔?。▂ā) 嘲哳(zh?。?/p>
Q16. 下列各句中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單選題)
A.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 快:暢快
B.座中泣下誰最多 泣:眼淚
C.去來江口守空船 來:回來
D.莫辭更坐彈一曲 更:再次
Q17. 《琵琶行》中“行”屬“歌行體”古詩的標志,從本詩看,這種詩體的主要特點是哪一項( ) * ①篇幅較長 ②篇幅較短 ③音節(jié)、格律有嚴格的規(guī)定 ④句式長短偏差,富于變化 ⑤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 ⑥講究對仗、聲調(diào)和韻律(單選題)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Q18. 對下面的詩句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獲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單選題)
A.第一句概括地介紹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寫環(huán)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無管弦”三字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張本。
D.第五、六句寫出了與朋友分別時的悲慘心情。
Q19. 詩人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來表現(xiàn)琵琶女出場時遲疑不決的心情,意在強調(diào)的是( ) *(單選題)
A.拘于禮法,男女有別,不能見男人
B.技藝高超,彈奏能手,不屑見官人
C.孤獨幽怨,內(nèi)心痛苦,無心見生人
D.世態(tài)炎涼,人心叵測,不可見路人
Q20. 下列詩句中,是從側(cè)面描寫琵琶彈奏精彩的一項是( ) *(單選題)
A.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B.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C.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D.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
Q21. 對詩句理解不確切的一項是( ) *(單選題)
A.“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第二句通過環(huán)境描寫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第一句點明了送別的基調(diào):“慘”。第二句用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謂情景交融:與友分別心緒難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樣,一片茫然。
C.“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僅與開頭“夜”“船”“月”相呼應(yīng),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涼氣氛,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的廣闊空間。
D.“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該句運用了反問和借代修辭手法將詩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實為畫龍點睛之筆,同時也是全詩的主題即上段“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形象化說明。
Q22. 閱讀詩句,選出對下列詞語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 ) * 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單選題)
A.“輕攏”一句描寫琵琶女彈奏的動作特點,同時也表現(xiàn)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兩句寫出了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xiàn)。“如急雨”“如私語”使兩種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給人以眼花繚亂,耳接不暇的感覺。
D.“間關(guān)”一句繼續(xù)寫了旋律的變化,用“鶯語花底”這一美的視覺形象,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
Q23. 閱讀第8題中的詩句,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單選題)
A.“冰泉”“凝絕”兩句寫出了音樂的又一境界。幽咽之聲,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
B.“別有”“此時”兩句寫出了音樂結(jié)束時,聽者對音樂的心理感受。
C.“銀瓶”“鐵騎”兩句表現(xiàn)了“聲暫歇”后力量的大爆發(fā),同時,這兩句也將音樂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終”“四弦”兩句寫出了音樂進入到高潮時戛然而止,樂曲雖終,但由音樂而產(chǎn)生的驚心動魄、回腸蕩氣的藝術(shù)魅力并沒有因此而消失。
Q24.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的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是( ) *(單選題)
A.以景色的寧靜,襯托音樂演奏的昂揚。
B.以聽眾的專注,反襯音樂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靜寂寥廓,烘托聽眾完全沉浸在音樂聲中的情景。
D.渲染靜寂的氣氛,襯托聽眾感情的凄涼。
Q25.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這是描寫琵琶女調(diào)弦校音的動作,進而表現(xiàn)她此時已進入樂曲的境界之中,也顯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豐富的感情。 *(單選題)
對
錯
Q26. 從“五陵年少爭纏頭”到“門前冷落鞍馬稀”,詩人選取了具有典型意義的兩個細節(jié),從巨大的落差中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運的突變。 *(單選題)
對
錯
Q27.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全詩的“詩眼”,是全詩的主旨句。詩人把對琵琶女的無限同情和自己被貶不得志的悲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冷酷與黑暗。 *(單選題)
對
錯
Q28. “終歲不聞絲竹聲”——“絲竹聲”借指美妙的音樂?!敖z竹”是借代修辭格,詩人用原終年聽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樂,襯托聽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暫明”的神奇感受。 *(單選題)
對
錯
Q29.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單選題)
A.貶謫 針砭 曲終人散 鈿頭銀篦
B.遷徙 徒步 憂愁暗恨 扣人心弦
C.天崖 山涯 幽咽泉流 輕攏慢捻
D.畫舫 作坊 色調(diào)暗淡 切切私語
Q30. 選出下列句子中“為”字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單選題)
A.委身為賈人婦
B.因為長句
C.為君翻作《琵琶行》
D.霓為衣兮風為馬
Q31. 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單選題)
A.白居易是中唐時期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了不少揭露現(xiàn)實黑暗的詩篇,而且語言通俗明白,相傳老嫗都能聽懂。
B.《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在當時就流傳極廣,后來又流傳到日本。詩中敘述一位琵琶女晚年淪落的遭遇,也表達了詩人“謫居臥病”中的凄涼心境。結(jié)構(gòu)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貫穿全篇,將樂曲的情調(diào)和演奏者、聽者的情感融為一體:又以琵琶女自敘身世和詩人傾訴郁悶相映襯,勢如江潮涌雪,奇景迭出,曲盡長篇歌行之妙。
C.《琵琶行》選自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
D.“主人下馬客在船“ 在修辭上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即對應(yīng)位置上兩個詞(或短語)互為補充的修辭手法。這首詩中“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也是這樣的句式。
Q32. 與“銀瓶乍破水漿迸”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大珠小珠落玉盤
B.天臺一萬八千丈
C.江州司馬青衫濕
D.唯見江心秋月白
Q33. 對于我們本次調(diào)查,您還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建議嗎?(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