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請問您的性別是?(單選題)
Q2. 您的年齡(單選題)
Q3. 您的姓名:(填空題)
Q4. 1.秦漢時期,氣候環(huán)境較為溫潤,北方地區(qū)山林湖澤附近的民眾均以采集漁獵為生。漢代常見的流民亦不乏以此為生者。秦漢以降,歷代朝廷反復勸農、鼓勵耕織,漢代時零星存在的“好稼穡”之地到唐初漸成廣布之勢。這一變化(單選題)
A.利于政府加強對民眾的控制
B.說明農業(yè)耕作技術得到了發(fā)展
C.表明封建小農經濟范圍擴大
D.反映出環(huán)境變化決定民眾生計
Q5. 2.魏晉時期中國本土的佛學者或用佛教術語比附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概念,或援引中國固有文化的經典事例調和夷夏關系。如牟子《理惑論》,強調佛教戒律與傳統中國“古之典禮無異”。佛教學者這些舉措意在(單選題)
A.融入中國本土文化
B.打擊儒學的統治地位
C.減輕佛學傳播阻力
D.推動儒佛理論的融合
Q6. 3.唐朝皇帝加尊號時,常以“公議”來顯示其合理性。而大臣則強調皇帝個人行為要顧忌群臣公議。作為百官之首的宰相也應接受公議的監(jiān)督,順應與申明公議是對宰相的職責要求。這反映出唐代(單選題)
A.國家監(jiān)察體制日趨完備
B.士大夫的政治影響力較大
C.民間輿論影響政府決策
D.政治決策的民主色彩濃厚
Q7. 4.宋仁宗時期,宋朝出現了“諸處盜賊縱橫”的現象。為此,宋仁宗將京畿諸縣劃為“重法地”,凡在重法之地犯賊盜罪者,加重處刑。宋代這一舉措(單選題)
A.推動了法律體系的完善
B.體現了維護封建統治的要求
C.反映了民眾群體的要求
D.保證了基層社會治理的穩(wěn)定
Q8. 5.清代中葉,湖南新化縣“婦人女子紡織之聲,雖于夜分不輟,但所需棉花,尚籍資于鄰境,不全出于土產”。邵陽縣棉花“種之頗多……大約每年所收,不足衣本土之人,多販之他處”。這反映出當時(單選題)
A.區(qū)域商幫的興起
B.雇傭關系的普及
C.地區(qū)經濟的差異
D.紡織技術的進步
Q9. 6.表1所示為1894~1920年中國民族資本與外資的投資種類差異(%)。據表可得出的結論是,這一時期中國 表1(單選題)
A.民族工業(yè)形成完整體系
B.民族企業(yè)規(guī)模擴大
C.民族企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改善
D.民族工業(yè)基礎薄弱
Q10. 7.1919年12月,陳獨秀撰文稱:我們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會把政權分配到人民全體,就是有限制,也是拿有無職業(yè)作標準,不是拿有無財產作標準。這表明陳獨秀(單選題)
A.對西式民主進行了反思
B.積極宣揚公民權利觀念
C.政治觀念發(fā)生根本改變
D.注重聯合各階層的力量
Q11. 8.國民政府考試院曾制定詳細的法規(guī)用來甄別、審查、任用政府公務人員,而國民政府卻在法規(guī)中塞入了“革命功勛”的條款,以致黨齡在五年以上的黨員都成了有“革命功勛”的人,可以安然留在政府里,并且步步升遷。這一現象反映出(單選題)
A.公務員構成日益單一
B.國民黨專政色彩濃厚
C.考試院權威已經喪失
D.文官晉升制度較完善
Q12. 9.圖1所示為1956我國的一幅宣傳畫。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我國(單選題)
A.工業(yè)化發(fā)展反哺農業(yè)生產
B.集體化經營促進了生產發(fā)展
C.經濟結構失衡得到了改善
D.農村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
Q13. 10.新中國成立初期,一方面我國通過藝術團出國演出、文化人士互訪、圍棋交流等形式主動參加國際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我國還為非洲國家培訓雜技演員、扶植建立雜技團。此外,新中國還在英國、德國等地舉辦畫展等各種國際文化活動,紀念世界文化名人。這些舉措(單選題)
A.消除了意識形態(tài)對外交的影響
B.踐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C.受制于兩極格局的政治環(huán)境
D.拓展了走向世界的外交路徑
Q14. 11.古希臘人認為,外部的經驗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識,只能算作意見。只有出自人自身的內在性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只有這種內在性的知識才能真正不依賴任何外部條件,完全為自己而存在。這表明古希臘人(單選題)
A.強調知識的重要作用
B.主張個人利益至上
C.忽視外在經驗的積累
D.推崇人的理性思考
Q15. 12.中世紀前期的法國至少有五大方言體系,而法語即是奧依語中的一個小的支流,它只適用于以巴黎為中心的法蘭西島范圍之內。14、15世紀巴黎方言開始走出法蘭西島,并進而成為具有法蘭西自身特色的神圣語言。這表明14~15世紀的法國(單選題)
A.基本實現了國家統一
B.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
C.天主教勢力受到打擊
D.民族國家正逐漸形成
Q16. 13.16世紀,意大利的藝術家認為自然場景的表象是被自然規(guī)律所制約的,畫家應當去研究和揭示這些法則。他們還以這種觀念和思維方式思考其他領域的物體及其表象,例如一般意義上的光學或力學對象。這表明文藝復興運動(單選題)
A.促進了科學革命的發(fā)展
B.完善了近代物理學知識體系
C.迎合了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D.提升了普通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
Q17. 14.表2所示為1875、1913年歐美主要國家關稅稅率。據表可知,當時的歐美國家 表2(單選題)
A.通過利益傾斜來刺激工業(yè)發(fā)展
B.國家干預經濟思潮興起
C.自由資本主義經濟政策被拋棄
D.壟斷組織操縱經濟發(fā)展
Q18. 15.圖2所示是一幅冷戰(zhàn)的政治漫畫。該漫畫傳遞的信息是(單選題)
A.美蘇軍事力量勢均力敵
B.美蘇爭霸造成了國際關系緊張
C.美蘇兩國關系趨于緩和
D.美蘇在冷戰(zhàn)中保持克制與妥協
Q19. 16.表3為2000~2009年南南(發(fā)展中國家之間)貿易占世界貿易的份額(%)概況。由此可見,這一時期(單選題)
A.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
B.貿易自由化成為國際共識
C.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D.發(fā)展中國家主導世界經濟
Q20. 請?zhí)顚懩穆撓捣绞剑ㄌ羁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