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您的家庭背景?(單選題)
Q2. 您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單選題)
Q3. 您的姓名:(填空題)
Q4. 基本信息:(多項填空題)
學號:
Q5. 您的班級:(單選題)
初一(1)班
初一(2)班
初一(3)班
初一(4)班
初一(5)班
初一(6)班
初一(7)班
初一(8)班
初一(9)班
初一(10)班
初一(11)班
初一(12)班
初一(13)班
Q6. 下列注音有錯誤的是( )(單選題)
A.德馨(xīn)
B.調素琴(diào)
C.鴻儒(hónɡ rú)
D.何陋(lòu)
Q7. 下列字詞沒有錯誤的是( )(單選題)
A.案犢
B.唯吾德馨
C.鴻濡
D.苔痕
Q8. “無絲竹之亂耳”中的“亂”的意思是( )(單選題)
打亂
使......擾亂
混亂
Q9. “有龍則靈”的“靈”的意思是( )(單選題)
靈活
靈氣
神異、靈驗
Q10. “無案牘之勞形”中的“勞”的意思是( )(單選題)
勞動
勞累
使......勞累
Q11. “無案牘之勞形”中的“形”的意思是( )(單選題)
形狀
形體、軀體
形象
Q12. 下列加括號的字解釋正確的一項( )(單選題)
A.有仙則(名) 名:名字
B.(斯)是陋室 斯:你
C.談笑有(鴻)儒 鴻:大
D.苔痕(上)階綠 上:上面
Q13. 下列加括號的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單選題)
A.往來無(白?。?白?。浩矫?,這里指沒有功名的人
B.可以調(素)琴 素:白色的
C.無案牘之勞(形) 形:身體
D.無(絲竹)之亂耳 絲竹:奏樂的聲音
Q14. 加括號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單選題)
A. ①草(色)入簾青 ②(色)愈恭,禮愈至
B. ①斯是(陋)室 ②何(陋)之有
C. ①可以調(素)琴 ②(素)湍綠潭
Q15.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括號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單選題)
A.(惟)吾德馨/(惟)手熟爾
B.無絲竹之亂(耳)/天,積氣(耳)
C.草色(入)簾青/自錢孔(入)
D.閱金(經(jīng))/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Q16. 選出與“可以調素琴”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單選題)
A.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B.投以骨
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
D.徐噴以煙
Q17. 選出下列句子中與“無絲竹之亂耳”中的“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 )(單選題)
A.忘路之遠近
B.具答之
C.何陋之有
D.無案牘之勞形
Q18. 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 )(單選題)
A.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ㄕ勑Φ氖菧Y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無功名的人)
C.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珍貴的金子做的經(jīng)書)
D.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Q19. 本文的主旨/點題句是( )(單選題)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Q20. 寫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 )(單選題)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
Q21. 寫陋室環(huán)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 )(單選題)
A.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C.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D.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Q22. 下列對文句分析不對的一項( )(單選題)
A.本文表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羨慕和追求。
B.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作者在文中表明了以古代圣賢自比的態(tài)度。
D.用孔子的話收束全文,含蓄地表達了作者以君子自況的高雅情趣,與開頭“惟吾德馨”遙相呼應。
Q23. 下列對課文內容分析不準確的一項( )(單選題)
A.本文的開頭,用比興的手法,以虛襯實,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后面的文字皆由此而發(fā)。
B.“德馨”揭示了文章中心,是本文的文眼。
C.作者寫“諸葛廬”“子云亭”的目的是為了贊頌自己的陋室比之更有名。
D.“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中“上”“入”。二字用的生動傳神,以靜襯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多么幽靜安寧的環(huán)境。
Q24.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單選題)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北憩F(xiàn)了作者希望為國效力、建功立業(yè)的遠大志向。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睂懗隽谁h(huán)境的清幽雅致。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睂懗隽俗髡呱钋槿さ母哐?。
D、文章舉諸葛廬、子云亭的例子,是為了說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Q25. 下面對選文內容和寫法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單選題)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
B.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huán)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明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鄙棄。
D.作者在結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huán)境清幽寧靜,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
Q26. 您的聯(lián)系方式?(qq,微信或手機號碼)(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