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您(被調查者)的性別:(單選題)
Q2. 你是(單選題)
Q3. 您的年齡(請您填寫周歲,按照陽歷計算,例如您未滿51歲,則選擇50歲)(單選題)
Q4. 您平時使用最多的媒體形式是以下的哪種(多選題)
移動手機
筆記本電腦
平板電腦
臺式電腦
其他
Q5. 您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是(單選題)
1小時以下
2-3小時
4—6小時
7-8小時
8小時以上
Q6. 您上網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多選題)
瀏覽新聞、了解咨詢
查閱資料學習、聽網課
社交聊天
聽音樂、追劇、看網絡小說
網絡游戲
購物消費
八卦娛樂
了解時尚和流行趨勢
其他
Q7. 面對身邊人發(fā)表一些非確定性社會言論時,你當時是如何做的(單選題)
無所謂
跟風轉發(fā)評論
自己查詢事件,主觀判斷
等待事情進展
Q8. 您通過網絡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的頻率(單選題)
幾乎不頻繁
偶爾
一般/不確定
經常
頻繁
Q9. 您通過網絡分享個人動態(tài),表達個人觀點的頻率(單選題)
幾乎不
一周兩次
一周兩次到四次
一周四次以上
視情況而定
Q10. 對于網絡時政新聞或熱點,您評論或轉發(fā)的頻率(單選題)
幾乎不
偶爾
視情況而定
經常
十分頻繁,看到就會評論或轉發(fā)
Q11. 下列媒介的互動您最常參與的是(多選題)
娛樂投票、評選
網購售后點評
短視頻評論
網絡直播在線提問、評論
網絡文章投稿
朋友圈、微博、抖音等互動
其他
Q12. 您能夠獲得足夠有效的媒介信息用于學習和生活(單選題)
非常不符合
比較不符合
不符合
符合
比較符合
非常符合
Q13. 您是如何選取搜索出來的媒介信息的(多選題)
隨機選取
對比后擇優(yōu)選取
傾向于選擇前面的信息
視情況而定
Q14. 您看到新聞信息時,是否會主動探究真實層面(單選題)
從來不會
經常會這樣
較少情況會這樣
只對感興趣的新聞會這樣
Q15. 如果看到了對學校不利的相關報道或評論,會怎么做(單選題)
通過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
內心對其批判但不采取任何行動
不關心,無所謂
贊同
其他
Q16. 您如何對待通過社交媒體獲取的信息(單選題)
社交媒體上的都是虛假信息,完全不相信
部分是可信的
大部分都是真的,因為朋友們相信
都是真的,完全相信
Q17. 在網上聊天或參與討論時,如果有人對您進行謾罵攻擊,會怎么做(單選題)
以同樣的方式回擊
以理性正確的方式回應
不回應,選擇忍氣吞聲
尋求朋友幫助再回應
其他
Q18. 您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評論或轉發(fā)信息時會聲明引用信息出處(單選題)
完全不符合
比較不符合
不清楚
比較符合
非常符合
Q19. 您認為網絡上的不當言論和虛假信息傳播是否有必要追究法律責任(單選題)
有必要
沒必要
無所謂,不關心
Q20. 您了解媒介素養(yǎng)教育嗎(單選題)
沒聽過,完全不了解
了解不深
比較了解
非常了解
Q21. 您是否得到過“如何使用媒介獲取信息”(例如:如何查找外文文獻)的幫助?如果有,是通過什么渠道(多選題)
從未得到過
自學
朋友之間的交流
學校開設過相應的課程
其他
Q22. 您認為秘書學專業(yè)所學知識對培養(yǎng)和提升媒介素養(yǎng)是否有影響(單選題)
是
否
Q23. 您認為學校有必要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專題講座或創(chuàng)設實踐基地等方式,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嗎(單選題)
完全沒必要
沒必要
不清楚
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
Q24. 您認為如何才能提高秘書學專業(yè)學生媒介素養(yǎng)?(多選題)
自學
家庭教育
學校開展媒介素養(yǎng)教育獨立課程,編寫相關教材
設立相關課題、專題講座、短期培訓等推廣媒介素養(yǎng)教育
傳媒界出版相關雜志
社會設立專門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機構
舉辦媒介素養(yǎng)知識競賽,演講等活動
其他
Q25. 您對秘書學專業(yè)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方面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填空題)